酚酞堿度是指水樣中能夠中和碳酸氫根的物質的總量。這一指標主要涵蓋了碳酸氫鹽和氫氧化物等堿性物質,但不包括碳酸鹽。酚酞堿度過高或過低均可能給鍋爐水系統及其供熱的熱水帶來一系列負面效應。
熱水鍋爐補給水酚酞堿度過高或過低的原因可能涉及多個方面,以下是對這些原因的分點歸納:
水源水質:補給水的水源本身可能含有較高的碳酸氫根離子(HCO??)或其他堿性物質,這些物質在加入鍋爐后會導致酚酞堿度升高。
水處理過程:
加藥過量:在鍋爐補給水的處理過程中,如果加入的堿性藥劑(如氫氧化鈉、碳酸鈉等)過量,會直接導致補給水的酚酞堿度升高。
磷酸鹽處理:為了去除鍋爐內的水垢,可能會進行磷酸鹽(如Na?PO?、Na?HPO?)處理,這些磷酸鹽在水中會水解產生堿性物質,進而增加酚酞堿度。
鍋爐運行狀況:
排污不足:鍋爐運行中如果排污量不足,會導致鍋爐水中的堿性物質積累,從而增加補給水的酚酞堿度。
超負荷運行:鍋爐在超負荷運行時,可能會加劇水質的變化,包括酚酞堿度的升高。
其他因素:如鍋爐內部結構、材質、運行溫度等也可能對補給水的酚酞堿度產生影響。
水源水質:補給水的水源本身可能含有較少的堿性物質,或者水源受到酸性污染,導致補給水的酚酞堿度偏低。
水處理過程:
加藥不足:在鍋爐補給水的處理過程中,如果加入的堿性藥劑不足,會導致補給水的酚酞堿度降低。
酸性物質混入:在補給水的處理或輸送過程中,如果混入了酸性物質(如二氧化碳、硫酸等),會與堿性物質反應,導致酚酞堿度降低。
鍋爐內部狀況:鍋爐內部如果發(fā)生腐蝕或結垢,可能會產生酸性物質,這些酸性物質進入補給水系統后,會降低補給水的酚酞堿度。
操作不當:如加藥操作不當、排污過度等也可能導致補給水的酚酞堿度偏低。
此外,根據《GB/T 16811-2018 工業(yè)鍋爐水處理設施運行效果與監(jiān)測》的規(guī)定,不同額定功率的熱水鍋爐,其補給水和鍋水的檢測頻率也有所不同。例如,對于額定功率小于等于4.2MW的熱水鍋爐,補給水的酚酞堿度應每8小時化驗一次;而對于額定功率大于4.2MW的熱水鍋爐,則應每4小時化驗一次。這進一步強調了酚酞堿度檢測在熱水鍋爐補給水質量控制中的重要性。